对于即将出国留学的同学来说,除了准备签证和行李,档案存放是一个容易被忽视却至关重要的问题。
档案不仅关乎未来的求职、考公、落户等事务,若处理不当还可能变成“死档”,影响回国后的发展。不过别担心,小编为大家带来了2025年最新档案存放指南,助你避坑无忧!
档案不能自己保管!
根据规定,个人严禁保管档案,否则可能导致档案失效(俗称“死档”),甚至需要重新建档。若档案已在自己手中且被拆开,需立即联系原毕业学校重新审核材料并密封,再按规定转递至正规机构。
1. 户籍地人才市场
适用人群:大多数自费留学生。
注意:档案存放后可能失去“应届生身份”,但工龄计算以社保缴纳时间为准,不影响留学生回国后以应届身份求职。
2. 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
适用人群:计划回国后在北京等大城市落户或就业的留学生。
优势:可完整记录留学经历,方便后续学历认证和就业手续。
流程:需先在户籍地存档,再通过中国留学网(http://zwfw.cscse.edu.cn)在线申请调档,全程可线上办理。
限制:仅覆盖部分城市,小城市学生需邮寄档案。
3. 原毕业学校
适用人群:留学时间较短(如1年制硕士)的学生。
优势:学校可免费保管1-2年,保留应届生身份。
风险:超期未转档可能被退回原籍,存在丢失风险。
提问:我打算出国留学,档案应该放哪?
回答:《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服务规定》明确:自费出国(境)留学的高校毕业生的人事档案属于流动人员人事档案。
档案可由户籍所在地档案管理服务机构或教育部留学人员服务中心进行保管。
提问:档案自己拆开,还能存档吗?
回答:根据有关规定高校毕业生档案应由高校转往工作单位或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服务机构。个人不能自带和保管哦!
建议由原就读高校重新审核档案材料并密封后,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转递。
提问:档案管理服务机构在哪里查询?
回答:人社部在门户网站发布了地方人社部门所属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服务机构信息。
用人单位和高校毕业生可登录https://www.mohrss.gov.cn,查询相关机构信息。
档案是留学生涯的“隐形简历”,妥善存放才能为未来保驾护航。无论选择哪种方式,务必提前规划,避免因小失大!